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始于1996年,從那時起,綜合布線概念就隨
著法院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如影如隨,從當年的五類線到今天個別
法院光纖到桌面,法院的信息化建設也從單一的案件流程管理到
今天科技法庭的音、視頻管理,為此針對法院信息建設化中數據
中心綜合布線的應用問題談幾點初淺的看法。
一、 綜合布線在法院信息化建設中的起源
法院信息化建設起源于1996年南京中院計算機網絡建設,由于該
網絡建設系舊樓改造,未引入綜合布線系統。07年成都中院新建
辦公大樓,在全國法院系統率先引入綜合布線理念,建成了全國
法院行業第一幢智能化的辦公大樓,辦公大樓建筑面積1.5萬平方
米,設計信息點1500點,實際布點1700余點,水平五類線,主干
光纖,成為法院系統學習的典范工程,為法院行業在以后法庭建設中綜合布線點位的分布、技術要求等提
供了大量可供借鑒的經驗。
二、 法院行業在綜合布線建設中的突出問題
近幾年,隨便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速普及,絕大多數法院在新建辦公大樓時開始應用綜合布線系統也構建
信息網絡,但也有幾點一些突出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不懂需求,盲目建設,導致點位嚴重不足。
在法院系統的辦公大樓的修建過程中,基本是以基建單位為主,這部分人基本只懂土建,完全不懂網絡技
術,在四川西部某基層縣法院在新建辦公大樓,100人的法院居然只有40多個信息點。
由于法院行業的特殊性,進入法院辦公的網絡由四個網絡組成:法院專網、黨政網、政法專網、互聯網,
同時考慮通信網絡,每個法院干警至少要有5個信息點位才能滿足基本需求,考慮到辦公室的分布問題,房
間功能問題等,必要按人數1:2的比例放大備份才能滿足使用需要,也就是說一個100人左右的法院在辦公
區域布點應該在800-1000點。另外,在法院的公共區域,也就是審判區域,為滿足將來科技法庭建設的需
求,每個法庭應按20個信息點布點,如果一個法院有10個法庭,就應該在審判區域布點200點。
三、 法院行業數據中心設計要點
法院系統應用種類較多,信息點相對密集,故法院系統的數據中心產品選擇更多地需要從提高管理密度,
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整個系統的管理。
1).機柜的選擇
寬度為600mm的機柜沒有垂直線槽,一般用于安裝服務器設備;寬度為600mm的機柜兩側有垂直線槽,適合跳
線多的環境,一般作為配線柜和網絡柜。機架和機柜最好不高于2.1米,以便于放置設備或在頂部安裝連接
硬件。使用標準19英寸寬的機柜/機架。
2).光纖配線架的選擇
由于法院行業網絡應用種類多,信息點相對密集,如果采用集中式光纖布線,數據中心的光纖數量則更為
龐大。為了在有限的空間管理如此眾多的光纖,需要采用小型化光纖接口(LC型),而不是傳統的ST/SC型接
口,實現更高的管理密度。
相對應的配線架,要求是高密度的配線架,配合高密度的小型化光纖接口,可以在1U空間內容納最多72芯
光纖,或者4U高度容納最多288芯光纖,并具備人性化的抽屜式托盤管理和全方位的裸纖固定及保護功能。
更可配合光纖預連接系統做到即插即用,節省現場施工時間。
3).預連接系統
采用工廠端接、測試的高密度鏈接方式,預連接系統包括配線架、模塊插盒和經過預端接的光纜組件。預
端接系統的特點是經過工廠端接和測試的光纜可以提供可靠的質量和性能;基于模塊化設計的系統允許安裝
者快速便捷地連接系統部件,實現即插即用,降低系統安裝的成本;當移動大數量的線纜時,預端接系統可
以減少移動所帶來的風險;預連接系統在接口、外徑尺寸等方面具有的高密度優點節省了大量的空間,在網
絡連接上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使系統的管理和操作都非常方便。
四、 綜合布線系統在法院行業應用的展望
隨著法院信息化建設的延伸,綜合布線已經成為法院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最高人民法院下發
《國家“十一五”規劃期間人民法院物質建設規劃》中,明確將法院法庭布線納入規劃,隨著科技法庭建
設的飛速發展,對法庭的音、視頻處理要求越來越大的網絡帶寬,在北京高院、上海一中都已實現光纖到
桌面的網絡建設,目前在建的成都中院也規劃實施光纖到桌面,因此,隨著法院信息應用的提升與綜合布
線技術的發展,我們相信綜合布線在法院行業應用的前景光明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