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和潮流,綜合布線系統作為
智能化建筑的神經系統,可以說是智能建筑構建的基礎。從國與
國間的通信電纜,到一家一戶的網線,都離不開布線產品。
基于布線系統的基礎功能,生產布線產品的廠家數量也是非
常之多。面對市場上林林總總,名目繁多的布線產品,如果沒有
明確的選購原則,用戶難免會迷失在品牌和技術參數的汪洋之
中,焦頭爛額之后,不是選用名氣最響的品牌,就是價格低廉的
產品,而往往忽視了最重要的選購因素——需求。
這里的需求至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使用需求,也就是用戶對
產品實現的作用和功能的要求;二是投資需求,即用戶用于購買布
線產品所支出費用的期望值。依靠多年從事布線設計施工的經
驗,筆者認為用戶選購布線產品應“立足需求,瞻前顧后”。
作為布線產品,其使用功能主要是實現數據、圖像、聲音、多媒體等信息的傳輸。目前,市場上比較
常用的布線產品根據材質不同,主要有光纖和銅纜兩大類。其分類大致如表所示。
材質 類別 支持最高帶寬(MHz) 最大長度(m)
銅纜
3類 16 100
4類 20 150
5類 100 100
超5類 200 100
6類 250 100
7類 600 100
光纖
62.5/125μm 1000 2000
50/125μm 1000 3000
不難發現,隨著類別的提升和材質的變化,線纜的傳輸性能也相應提高。而同類別的不同品牌產品,
在技術指標和價格上也存在不小差異,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產品顯得尤為重
要。
“瞻前顧后”就是要既考慮到目前的需求,又要適當照顧今后的發展需要,同時不能忽視外部因素的
影響。為什么要考慮今后發展呢?就像建筑物的基礎一樣,布線系統在智能化系統中的基礎作用決定了其一
旦建成就不可能在短期內變動,因而布線系統具有較長的生命周期——15至25年。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
天,如果不考慮發展,很可能在布線系統完工的時候,其產品和性能已經落后于使用者的需求了。那是不
是選用超前的產品就一定正確呢?并非一定是這樣。過于超前不但加大了投資,而且有可能與需求脫節,浪
費資源。另外,比如網絡產品的性能、接入線路的帶寬、辦公設備等外部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
約著產品性能的發揮,不綜合考慮環境條件而片面追求產品先進性,也會落入產品選購的誤區。根據前面
對用戶需求和選用原則的分析,當前用戶及其對布線產品的選購方案大致有以下三種:
一是高端用戶。他們對各類信息的處理和傳輸速度要求很高,對產品和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非常重
視,資金雄厚,以電信、金融、科研、電視臺等單位為代表。一般在布線時采用當前先進的國外進口品牌
產品,以光纖為主干,水平布線至少為6類銅纜,并會有大量光纖到桌面的布線需求。
二是中級用戶。主要處理綜合的數據、圖像、聲音或多媒體信息,具有一定規模,但對信息傳輸速度
的要求不高,以中檔寫字樓、工廠、大中型企業、醫療單位和智能小區為代表。一般在布線時以光纖為主
干,水平布線采用超5類銅纜(或者6類),語音線路多采用3類大對數銅纜。
三是普通用戶。主要是以能實現信息傳輸為基本需求,如普通住宅、小型企業、商場等。一般采用純
銅纜布線,講究物美價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