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建國60年大慶的日期漸漸臨近,在安排各種慶典活動的同
時,政府相關部門也紛紛制訂了相應的應急指揮計劃,來保證大
型群體活動期間的公共秩序與公眾安全。這也是政府有關部門從
大局出發,基于經驗積累,主動采取采取的一種“未雨綢繆”措
施。
實際上,作為政府部門一項非常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如何應對突
發公共事件,高效利用有限的資源,提高政府對緊急事件快速反
應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并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快捷的緊急救助服
務,日益成為政府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而政府應急平臺,
成為承載這一任務的重要基礎。如何更好的打好這個基礎,就是
我們在此討論的問題。
“常備無患”需要數據共享
用形象一點的比喻,政府應急指揮體系就像在國慶閱兵中看見的預備役部隊,平時不顯山露水,一旦遇到
緊急情況,就要迅速啟動,擔當大任。應急指揮體系的構成也如預備役部隊一樣,來自四面八方,如何更
好地將信息資源整合在一起發揮更大的作用,是應急指揮平臺需要考慮的問題。
實際上,政府應急平臺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多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問題。當各種緊急公共事件發生時,不是
哪一個或哪幾個部門能夠解決的,需要政府統一協調、統一調度相關部門協同工作。例如國慶大型群眾慶
典活動的應急預案中,就會涉及治安、交通、衛生、消防甚至市政、環衛等多個部門。這也是目前我國的
應急行政責任系統中所明確規定的。
根據《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我國應急指揮機構分為縱向的國家、省、地市、區縣應急辦和橫向的廳、
局、委、辦專業應急管理部門兩條線。在整個體系中,政府部門擔當整個應急管理的核心,除了與縱向的
各級應急辦信息互通外,還需與橫向的各專業應急管理部門就應急業務數據和公共基礎數據進行數據共
享。
這些在關鍵時刻需要啟用的數據大致可分為電子文檔(email、WORD、EXCEL、PPT等)、圖片、視頻、語音、
數據庫等。隨著突發公共事件的爆發,數據交互信息量也陡然增長,其中語音、圖片和視頻等多媒體數據
是最大的增量,這是因為圖像聲音是對突發事件最直觀、最實時的描述。例如在重大活動期間,如果出現
意外情況,為了及時、準確掌握現場情況,方便各職能部門進行協商并加以的處理,就可以充分利用各種
視頻監控資源獲取到現場圖像,并分發給相關部門。對于政府應急指揮平臺來說,就是要更好地解決這些
數據的共享問題,也是這支“預備役部隊”在關鍵時刻能否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
數據“部門化”帶來的難題
既然政府應急指揮平臺屬于在非常時刻啟用“后備力量”,那么是否到時候大家主動把相關的數據各自拿
出來進行共享不就行了嗎?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在政府應急指揮平臺建設過程中,最大的“攔路虎”就是
數據的“部門化”問題。
一直以來,各部門主導建設的信息化系統基本都是各自分別建設,主要用于以部門為核心的應用與服務,
并沒有過多地考慮跨部門數據共享的問題,這使得橫向與專業應急管理部門的共享存在著較大的障礙。
這就帶來了幾個問題,首先就是沒有專門的數據共享途徑,影響到了共享效率。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均利
用已建成的電子政務網來承載應急業務,但應急指揮具有“平戰結合“的顯著特點,而峰值業務對帶寬的
要求非常大,例如奧運、國慶慶典這一類的大型活動,往往需要共享大量的視頻,現有的電子政務網的處
理能力難以滿足。另外,應急傳輸網除平時運行外,優勢還會在自然災害等非常規環境下平穩運行,電子
政務網無法滿足。
其次就是各種數據嚴重異構,無法有效交換。不同部門使用的數據庫往往不同,數據格式也不一樣,這使
得在數據共享過程中,需要在數據的獲取、轉換、清洗、封裝、傳輸、轉載等方面進行大量的開發工作,
效果也差強人意。另外國家在這一領域至今還未提出參考標準,所以現階段需要在技術路線上另辟蹊徑。
而且還有許多數據是電子文檔、語音、圖片、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給數據共享帶來了更多棘手的問題。
還有就是數據安全無法保障的問題。由于各廳局委辦IT系統建設程度不一,數據存儲形式多樣,缺乏統一
的安全保障。一旦某個專業部門的關鍵數據由于突發公共事件而導致損毀,那么對整個指揮決策都將造成
極大的危害;而如果各個專業部門自行建設災備系統,勢必又會造成參差不齊而且重復投資的情況。
由此可見,要想讓政府應急指揮在關鍵時刻能夠掌控全局,必須打破信息的“部門化”的格局,在通過制
定管理制度、規劃組織運作等行政手段進行干預的同時,用技術的手段保障數據共享。北京奧運、國慶60
周年、上海世博會……接踵而來的重大活動,也促使著我國的應急指揮系統建設朝這個方向邁進。
整體方案 迎接考驗
明確了方向,找到了政府應急指揮平臺建設的關鍵點與難點之后,參與了多個省市政府應急指揮平臺的H3
C,在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瞄準政府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問題,提出了一整套的應急指揮平臺基礎支撐系
統解決方案,,為政府應急指揮這支“后備部隊”設計了一套“基礎裝備”。
在H3C解決方案中,首先通過IP網絡、IP存儲、安全、綜合運維管理等基礎部件,為整個應急搭建了一個基
礎平臺。尤其是針對數據共享通道問題,H3C提出,通過自建專網、光纖直連的方式,給政府應急指揮體系
構建一個暢通無阻的溝通渠道。尤其在重大活動、社會公共事件等情況下,可以保證各有關部門能夠及時
地獲取實時視頻圖像,加快處置速度。
為了更好地實現“身臨其境”的應急指揮,H3C解決方案創造性地提出了“遠程呈現”的方式。無論是事發
現場的視頻圖像,還是各相關部門提供的資料、數據,都直接通過視頻編碼或圖像接入系統,傳送到政府
應急指揮中心進行顯示。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省去了事倍功半的數據格式轉換過程,部署簡單、快
速,投入小,效果明顯,是當前解決數據共享的最佳方案。
另外,整個圖像接入系統還能與視頻會議、聯絡中心系統進行聯動。例如在開會的時候調入事發現場圖
像,讓在外出差的領導、專家可以隨時加入會議,極大地提高了溝通的效率。這對于政府部門在緊急事件
時,可以進一步加強彼此溝通,提高反應速度。
此外,在信息安全方面,H3C應急指揮采取了全局安全解決方案,來確保系統與數據的安全性,避免出現非
法接入、虛假信息上報、數據庫信息丟失等信息安全問題。同時,作為一個完整和復雜的網絡系統,H3C應
急指揮解決方案在管理上強調對所有設備進行統一管理,從而對整個系統的可靠性進一步加以保證。
政府應急指揮平臺是一個系統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對此 H3C 解決方案部總監閆夏卿表示,只有從
整體出發,有條不紊地根據實際需求開展建設,才能真正保證數據能從底層實現交換,從而保證信息傳遞
渠道的暢通。H3C解決方案的優勢也正在于此,目前,從整體上考慮應急指揮基礎支撐系統這一點上,H3C
在業界首開先河,為政府應急指揮系統建設指出了一個方向,也得到了包括江蘇、上海、青島等諸多省市
政府部門的認可,在即將到來的建國60年大慶期間,勢必將發揮應有的作用。
結束語
隨著各級政府對應急指揮工作愈來愈重視,國內的政府應急指揮平臺建設也進入了一個熱點期。依托H3C標
準、智能、融合的政府應急指揮解決方案,將有更多的政府應急指揮平臺解決數據共享難題,在重大時刻
挺身而出,發揮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