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大廈(Intelligent Building)是現代信息化社會發
展的產物,它已成為當代建筑業和電子信息業共同謀求的發展方
向。目前世界各國政府和各大跨國企業集團均對智能大廈表示出
了極大關注,并制定了種種法規和政策以促進其迅速發展。近年
來,智能大廈越來越受到我國政府和企業的重視,據了解國內不少
省市均出臺了旨在促進智能大廈發展的規定。而眾多的物業開發
商,更是出于商業利益需要,對智能大廈的發展助了一臂之力。
綜合布線系統(Integrated Wiring System)是伴隨著智能大
廈的發展而崛起來,它是智能大廈得以實現的“高速公路”,在智
能大廈尚不成熟和完善的今天,它甚至成為智能大廈的代名詞,因
此它的發展將會更快更迅速。智能大廈和綜合布線的概念和組成
1、一般概念
智能大廈和綜合布線的發展歷史較短,有關其描述不少,但目前尚未形成統一概念。美國智能化建筑學
會(American Intelligent Building Institute)對智能大廈下的定義是:智能大廈是將結構、系統、服
務、運營及相互關系全面綜合,達到最佳組合,獲得高效率,高性能與高舒適性的大樓。而綜合布線系統就是
滿足實現智能大廈各綜合服務需要,用于傳輸數位、語音、圖像、圖文等多種信號,并支持多廠商各類設備
的集成化信息傳輸系統,是智能大廈的重要組成部分。
2、組成
智能大廈主要由主控中心、綜合布線系統、樓宇自動化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通信自動化系統五大
部分組成:
●主控中心
是以計算機為主體的智能大廈的最高層控制中心,它通過綜合布線系統將各子系統連為一體,對整個大
廈實施統一管理和監控,同時為各子系統之間建立起一個標準的信息交換平臺。
●綜合布線系統
是大廈所有信息的傳輸系統,利用雙絞線或光纜來完成各類信息的傳輸,區別于傳統的樓宇信息傳輸系
統的是它采用模塊化設計,統一標準實施,以滿足智能化建筑高效、可靠、靈活性等要求,它一般包括建筑群
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垂直子系統、水平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工作區子系統等六部分。
●樓宇自動化系統
利用現代電子技術對建筑大廈內的環境及設備運轉狀況進行監控和管理,從而使大廈達到安全、舒適、
高效、便利和靈活之目標,具體由照明控制、空調控制、門禁、冷排水控制、冷熱源控制、電力控制、消
防、保安、電梯管理、車庫管理等若干部分構成。
●辦公自動化系統
辦公自動化系統是由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系統科學等高新技術所支撐的輔助辦公的自動化手段,
其主要包括:電子信箱、視聽、電子顯示屏、物業管理、文字處理、共用信息庫、日常事務管理等若干部
分。它將主要完成各類電子數據處理,對各類信息實施有效管理和輔助決策者做出正確迅速的決定之功能。
●通信自動化系統
具體負責建立大廈內外各種圖像、文字、語音及數據的信息交換和傳輸關系。主要包括:衛星通信、無
線尋呼、會議電視、可視圖文、傳真、電話、有線電視、數據通信等若干部分。
綜上所述,智能大廈實質上它是利用電子系統集成技術將BA、CA、OA和建筑藝術有機地結合為一體的一
種適合現代信息化社會綜合要求的建筑物,綜合布線系統正是實現這種結合的有機載體。智能大廈的電子系
統集成技術和建筑藝術既相結合又相對獨立(從專業角度)。
智能大廈和綜合布線發展存在的問題
智能大廈電子系統集成部分從專業角度講,其發展愈來愈演變為一個新興行業,因此就需要業界根據這
一行業的發展,認真分析和研究它的特點,從而進一步規范其發展,使之得以更迅速、更良好的發展,筆者在
近年的實踐工作中感到有以下幾個問題亟待解決。
1. 設計、施工、驗收需進一步規范
關于智能大廈和綜合布線,目前國際上已有不少相關行業標準如:
ETA/TIA568;ETA/TIA570;ETA/TIA569;ISO/IEC11801;IEEE802.3;IEEE802.5等等
國內也于97年頒布了《CEC89:97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施工和驗收規范》;《CEC72:97建筑與建筑
群綜合布線系統設計規范》等兩項行業規范
目前,這些標準主要是綜合布線系統的相關標準,并且還不夠完善,針對智能大廈的系統集成設備、接口
通信協議及設計施工尚未見比較完整統一的曜?所以國內的設計施工單位大多是根據設備器材供應商的推薦
意見進行設計和施工的,因此就出現了參差不一的各類智能大廈,系統的質量和性能指標也無法得到保證。
雖然目前沒有暴露出太多問題,但很難保證能適應未來的需要。
智能大廈是要承擔未來“信息高速公路”的網站主結點之重任,它不同于單臺的機電設備,如果缺乏統
一的規范,現在大量在建的一座座智能大廈很可能變成未來信息海洋中的座座孤島,因此筆者認為應盡快建
立起智能大廈和綜合布線的設計、施工、驗收等行業規范和標準。從而規范設計隊伍和設計標準;規范施工
隊伍和標準;規范驗收機構和驗收標準以確保在建智能大廈適應未來需要。
2.進入智能大廈的設備器材要嚴格把關
由于智能大廈屬新興行業,對于系統集成商而言選用設備和器材還沒有一個明確的依據,目前,世界各國
的眾多商家紛份涌入了國內,產品五花八門,這給系統集成商的設備器材選擇提供了較大自由度,但是卻無法
保證這些產品是真正符合標準的,對于一個新興行業發展之初,出現這種情況屬正常現象,但當行業漸入成熟
發展之期,就非常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把關措施,以免一些非標和不達標的產品充訴于市場,給智能大廈行業的
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3.智能大廈的發展不宜盲目求全
自80年代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廈問世以來,其發展異常迅速,90年代以來我國也有許多智能大廈問世,
如:北京的京廣中心,上海海貿中心大廈,深圳地王大廈等,當前有不少評論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大廈目
前還沒有”,但是我們應認識到,智能大廈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它本身是一種系統集成,其集成的成份是可以
依實際需要、財力狀況、技術進步情況的發展而發展的,綜合布線這一實現電子系統集成和建筑藝術結合的
載體,是需要緊隨建筑的建立而實施的,因此在大廈建設的同時建立好一個完整的綜合布線系統,為智能大廈
的各類系統集成設備建設好“高速公路”平臺,一座智能大廈的雛形就已建立起來了,隨著發展的需要系統
集成的成分可以不斷增加和完善。
4.需加大推動綜合布線發展的力度
綜合布線系統的完整與否,將對智能大廈功能的完善起到非常重要的界定作用,同時綜合布線系統又是
智能大廈和建筑業結合最密切的部分,綜合布線系統給大廈帶來高長期的投資回報已是公認的觀點,但要使
廣大業主和建筑業決策人員能從根本上認識到這一點尚需要作較大的宣傳推動工作。
5.應鼓勵和保護國內系統集成業的發展
目前進入國內智能大廈的設備、器材幾乎全是國外產品,甚至系統集成的工程合同也被國外企業所獨攬
(實際施工大多是國內公司)。這樣一個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產業如長期被國外企業所壟斷,對建筑業和電子
系統集成業都將十分不利。對于電子系統集成這樣一種以軟技術為主的產業,國內企業技術水平并不亞于國
外(國外系統集成業的發展歷史也很短),況且國內系統集成業又有和國內建筑業長期合作的經驗,因此非常
需要能建立有效的鼓勵和保護國內系統集成業發展的措施,以促使建筑業和系統集成業攜手共進,走出一條
發展我國智能大廈的自強自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