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6類布線系統正在全力持續發展自己的市
場。6類系統是一個熱點,它在結構化布線系統中吸引了更多的注
意,占據了主流的位置。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高速寬帶I
nternet在商業和住宅領域中的流行,以及千兆以太網在局域網中
的廣泛應用。所有這些應用都需要高質量、高性能的6類系統,以
支持物理層結構。目前,業內已經規定大多數新的設計或規劃中
的網絡系統應把6類布線系統作為首要選擇。
TIA/EIA 的真正6類草議標準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結構化布線制造商都在推廣自己的6類布線產
品。同時都承諾自己的產品全面滿足、甚至超過了TIA/EIA草議的
6類標準要求。這些承諾是真的嗎?TIA對這一市場問題有什么看
法呢?下面是摘自TIA TR會議記錄日程上的部分聲明內容。
推廣6類規范的目標——6類規范的目標是提供一條100米的雙絞線信道,在200 MHz帶寬上實現最小的ACR,
這相當于5類規范中在100 MHz帶寬上實現最小的ACR。
測試參數——所有性能參數與超5類規定的參數相同。
規范的頻率范圍——6類組件和鏈路均在250 MHz 頻率上進行規定和測試。
草議的標準 傳輸參數 信道性能 比較低標準的改進 最高頻率
6類 NEXT @ 100MHz 39.9dB +9.8dB 250MHz
PSNEXT @ 100MHz 37.1dB +10.0dB
衰減 @ 100MHz 21.2dB -2.8dB
ELFEXT @ 100MHz 23.2dB +5.8dB
PSELFEXT @ 100MHz 20.2dB +5.8dB
回波損耗 @ 100MHz 12.0dB +2.0dB
傳播延遲 @ 10MHz 555ns 相同
延遲偏差 50ns 相同
對UTP電纜,草議的6類標準如上表所示。許多廠商正在推廣“專有的6類解決方案”。這些“專有的6類布
線系統”只有從同一個廠商,并從同一個產品系列中購買連接硬件的每個組件(插座和插頭組合),才能
提供相當于6類的性能。特別是8針模塊化插座和插頭必須匹配,因為它們是作為“已調諧的配對”設計
的,以在NEXT和FEXT中實現高水平的串擾性能。如果用戶混配連接器組件,那么該系統將不再提供承諾的
“類似6類的”性能。
對TIA會議記錄的討論
在TIA的記錄日程中,上述草議6類標準的參數是第5次草案的版本。第5次草案以后的所有版本都只是編輯
上的變動,主要測試參數實際上并沒有變化。因此,以前根據6類規范第5次草案到第8次草案測試的任何信
道,仍符合6類規范第9次草案。如果系統己通過了以前的測試,那么用戶不必擔心6類布線系統的性能。
當前市場上各種6類解決方案大多是專有的,這意味著這些產品并不是真正的6類產品。它們只能在已調諧
的情況下,根據制造商定義的條件,使用同一廠商、同一產品系列的產品,才能達到6類的要求。
怎樣區分真正的6類系統
怎樣才可以區分真正的6類系統呢?最重要的指標是檢驗布線系統是否可以達到最新6類標準中所有參數的
要求。所有參數是指ACR、NEXT、PSNEXT、PSELFEXT、回波損耗等等。比較簡單的方法是在進行測試時,在
測試儀設置列表中選擇“TIA6類鏈路 (TIA Cat 6 Basic Link)”測試,而不要選擇各個制造商專有的6類
測試程序。這些專有測試的規范,要么低于實際的TIA草議標準,要么不如TIA草議標準嚴格。使用這些專
有測試程序來測試系統,即使能夠通過測試而且得到良好的測試結果,并具有大的余量,但仍不能保證系
統就是真正的6類系統。
某些制造商聲稱,他們的布線系統在 300 MHz 或更高帶寬上擁有很大的 PS ACR余量,系統性能要遠遠超
過6類 250 MHz 的標準。實際情況是怎樣呢?我們知道,Power Sum ACR (ACR功率總值) 是在某個頻率上
的衰減(Attenuation)和觀察的 PSNEXT 之差。簡而言之,它是布線系統的信噪比。TIA 規定,在 250 M
Hz上的 ACR 指標可以為負。因此,只要ACR值為正,就可以通過帶寬測試,并獲得帶寬余量。而在 NEXT
或衰減值較高時,都可以獲得較大的ACR值,因為這兩者的差距較大,可得到較大的 ACR 值。可以試想一
下,如果系統的 NEXT 噪聲或衰減高,該系統是不是一個具有優秀性能的系統呢?實際上不是。因此,不
應該僅使用一兩個參數來判斷系統性能,特別是 ACR 帶寬。必需查看包括與 TIA 標準相符的所有測試參
數的測試報告,來判斷系統的真正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