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類布線有了說法

2023-07-18 15:45:02   admin    750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快速通信的需求,對網絡速
率的要求日益提高,作為網絡的通信平臺——綜合布線系統的帶
寬也在不斷增加。綜合布線系統由5類發展為超5類,目前6類、7
類也逐漸為用戶所接受。經過近四年、十幾次的修改完善,今年6
月,ANSI/TIA/EIA 568-B銅纜雙絞線6類標準正式出臺,眾說紛紜
的6類布線市場終于有了“說法”,用戶心中也多了一把“標
尺”。
6類市場將迅速發展
據統計,去年我國綜合布線市場6類線纜占30%左右,還未占據主
要份額。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6類布線標準尚未正式出臺,
擔心工程達不到出臺的6類布線標準要求;價格比超5類約貴20%
~30%;認為水平線超5類已經能夠達到信息網絡使用要求。如今6類標準的出臺將會掀起新的使用熱潮。
由于綜合布線是可持續發展行業,6類標準出臺將成為一個新的里程碑。在布線系統的生命周期內,將1000
Base-T以及1000Base-TX技術應用到桌面系統是非常可能的。為滿足千兆以太網,使用支持更高帶寬的六類
布線系統,使用6類線纜雖然布線投資有所增加,但是可以大大減少在網卡、交換機等網絡設備方面的投
資。而6類線纜使傳輸帶寬增加一倍多,由100MHz增加到250MHz,并且其價格隨著市場中的大量使用很快下
降,就如前段時間5類與3類剛推行時差價大,后期基本上一致。
6類標準新在哪里
ANSI/TIA/EIA 568-B銅纜雙絞線6類標準由ANSI/TIA/EIA 568-A標準演變而來,屬于北美標準系列,一直起
著綜合布線產品的導向工作,經過十多個版本的修改定稿,終于在6月正式出臺。
結構變化
新的568-B標準從結構上分為三部分:568-B1綜合布線系統總體要求,568-B2平衡雙絞線布線組件和568-B3
光纖布線組件。
568-B1綜合布線系統總體要求:在新標準中,包含了電信布線系統設計原理,安裝準則與現場測試相關的
內容。
568-B2平衡雙絞線布線組件:在新標準中,包含了組件規范、傳輸性能、系統模型和用于驗證電信布線系
統的測量程序相關內容。
568-B3光纖布線組件:在新標準中,包含了與光纖電信布線系統的組件規范和傳輸相關要求的內容。
關鍵新項目
568-B標準除了結構上的變化外,還增加了一些關鍵新項目。
新術語:術語“衰減”改為“插入損耗”,用于表示鏈路與信道上的信號損失量,電信間TC改為電信量T
R。
介質類型:在水平電纜方面,為4對100Ω3類UTP或SCTP;4對100Ω超5類UTP或SCTP;4對100Ω6類UTP或SCT
P;2條或多條62.5/125μm或50/125μm多模光纖。在主干電纜方面,為100Ω雙絞線,3類或更高;62.5/12
5μm或50/125μm多模光纖;單模光纖。568B標準不認可4對4類和5類電纜。150 屏蔽雙絞線是認可的介質
類型,然而,不建議在安裝新設備時使用。混合與多股電纜允許用于水平布線,但每條電纜都必須符合相
應等級要求,并符合混合與多股電纜的特殊要求。
接插線、設備線與跳線:對于24AWG(0.51mm)多股導線組成的UTP跳接線與設備線的額定衰減率為20%,采
用26AEG(0.4mm)導線的SCTP纜線的衰減率為50%。多股線纜由于具有更大的柔韌,建議用于跳接線裝置。
距離變化:現在,對于UTP跳接線與設備線,水平永久鏈路的兩端最長為5m(16英尺),以達到100m(328
英尺)的總信道距離。對于二級干線,中間跳接到水平跳接(IC到HC)的距離減為300(984英尺)。從主
跳接到水平跳接(MC到HC)的干線總距離仍遵循568-A標準的規定。中間跳接中與其它干線布線類型相連的
設備線和跳接線不應超過20m(66英尺)改為不得超過20m(66英尺)。
安裝規則:4對SCTP電纜在非重壓條件下的彎曲半徑規定為電纜直徑的8倍。2股或4股光纖的彎曲半徑在非
重壓條件下是25mm(1英寸),在拉伸過程中為50mm(2英寸)。電纜生產商應確定光纖主干線的彎曲半徑
要求。如果無法從生這商獲得彎曲半徑信息,則建筑物內部電纜在非重壓條件下的彎曲半徑是電纜直徑的1
0倍,在重壓條件下是15倍。2芯或4芯光纖的牽拉力是222N(501bf)。超5類雙絞線開絞距離距端接點應保
持在13mm(0.5英寸)以內,3類雙絞線應保持在75mm(3英寸)以內。
永久鏈路替代基本鏈路
水平布線永久鏈路測試連接方式和測試指標要求永久鏈路方式供安裝人員和數據電信用戶用來認證永久安
裝電纜的性能,今后將替代基本鏈路方式。永久鏈路信道由90m水平電纜和1個接頭,必要時再加1個可選轉
接/匯接頭組成。永久鏈路配置不包括現場測試儀插接軟線和插頭,如圖所示。
超5類及6類雙絞線除了測試接線圖、線纜鏈路長度、特性阻抗、直流環路電阻、衰減、近端串擾損耗外,
還在各項測試參數上有一定區別。
傳播時延
傳播時延是傳播信號延長時間。在確定通道和基本鏈路傳播時延時,連接硬件的傳播時延在1MHz至250MHz
的范圍內不超過2.5ns。所有各類通道配置的最大傳播時延不超過10MHz下的555ns。所有各類基本鏈路配置
的最大傳播時延不超過100MHz下的518ns和250MHz下的于498ns。
延時偏移
延時偏移是最快線對與最慢線對發送信號延時差的尺度。對于安裝每米的配備接線來說,延時偏移不超過
1.25ns。對于所有各類通路配置的最大延時傾斜不大于50ns。所有各類鏈路配置的最大延時偏移不超過45n
s。
推動高速應用
作為網絡的最基礎建設或網絡龍骨的布線設施,為保證網絡的高效運行以及對未來高速網絡的支持,目前
至少要選擇超5類電纜系統,而對于更高要求,特別是考慮長遠的投資時,建議選擇6類布線系統。 它使高
速數據的傳輸變得簡單,用戶可以利用更廉價的1000Base-TX設備。其傳輸性能遠遠高于超5類標準,適用
于傳輸速率等于或高于1Gbps的應用,打開了通往未來高速應用發展的大門。6類布線不僅提供了新的網絡
應用平臺,還大大提升了數字話音和視頻應用到桌面的服務質量。6類標準的出臺,極大推動了電信工業的
發展。
標準之爭
6類標準(ANSI/TIA/EIA-568-B)的正式出臺,無疑讓廠商、測試與服務提供商、集成商、用戶的心中有了
“準星”,但6類標準之爭是否就此塵埃落定了呢?由于該6類標準是北美地區性標準,國際標準ISO/IEC J
TC 25 N655還要等到今年10月才可出臺,而中國的國家6類標準何時“出爐”,相應的行業標準何時推出,
都還未有時間定論。由此可見,北美6類標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只能是讓6類布線有了說法。
那么,等到10月國際標準出臺,歐洲廠商采用國際標準,北美廠商采用北美標準,用戶又該從何選擇呢?
一般來講,國際標準由于適用于全球各個地區,所以標準相對寬泛,但是國際標準和北美標準關于6類的主
要指標都是一致的。據布線專家薛頌石先生介紹, 6類布線系統的標準發展誕生于1997年9月的慕尼黑,當
時就已定出6類的主要框架,其近端串擾、損耗等主要指標雙方皆已一致確定。最重要的是,國際標準和北
美標準正逐步走向融合。薛頌石舉了幾個實例:北美廠商主推非屏蔽線纜,歐洲廠商主推屏蔽線纜,而在

此次出臺的6類北美標準中,已經將屏蔽部分內容作為相關資料補充進來。而且,北美采用62.5/125μm多
模光纖,歐洲采用50/125μm多模光纖,北美6類標準就將它們全部收錄。
當然,等到中國6類國家標準出臺之時,任何廠家都只能符合我國標準才可在中國市場銷售6類標準。那
么,我國標準何時推出呢?薛頌石告訴記者,由于我國標準制定的思路是“成熟一條做一條”,因此自199
5年制定5類標準以來未有新的進展。此次北美6類標準的出臺無疑會推動我國制定6類標準的進展。但是,
我國標準制定非常嚴格,需要等到10月國際標準出臺后,考慮國際標準、北美標準以及中國的實際情況進
行綜合制定,當然其間還要經過國家批準、立項、審查等多個環節,因此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那時,用
戶就可按照統一的國家標準來選擇產品,6類標準之爭才算真正塵埃落定。
热久久最新地址免费看,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集片在线
午夜亚洲在在线观看 |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 最新国产一级视频免费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 日本乱偷中文字幕久久久 | 日本久久丝袜综合网 |